今年以來,國內紡織機械行業業績明顯改善,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呈現兩位數增長,紡機產品進出口均實現增長。據中國紡織機械協會的統計,今年1~8月,紡機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835.21億元,同比增長12.46%;紡織機械進口總額達到22.52億美元,同比增長32.61%,出口總額達到21.17億美元,同比增長6.48%。1~8月,印染后整理機械進口3.07億美元,同比增長33.81%;印染后整理機械出口4.04億美元,同比增長6.00%。
近年來,國產印染設備自動化水平、節能減排效果和制造質量穩步提高,很多新型數控印染設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85%以上。
其中,印染設備工藝參數在線檢測與控制技術已取得長足發展,濃堿及雙氧水濃度在線檢測及自動配送系統、聯合機張力同步控制系統、定形機生產在線監控系統等在不斷發展中得到應用;連續機織物前處理設備和連續染色生產線配備了在線監控系統和廢水、余熱回收設備,汽蒸、水洗、烘燥等設備的保溫效果明顯提升,節能減排效果很好;高質、高效針織物連續練漂水洗設備已經有多家企業制造,用于替代傳統的、間歇式針織物練漂水洗工藝設備,節水效果顯著;印染裝備外形越來越美觀,工業設計理念融入產品開發;間歇式染色機浴比達到較低的水平,氣流機浴比達到1∶3,溢流機達到1∶4;汽液組合噴頭技術、單管供風技術的發展,使氣流機電耗明顯下降;蒸汽等清潔能源已經成為很多印染集聚區內定形機的主要熱源,廢氣得到凈化;定形機烘房內配備了溫濕度監控儀器,使定形工藝得到優化,能耗降低,廢氣排放量減少;數碼噴墨印花機印花速度大幅度提高,噴印速度普遍超過150平方米/小時,有的企業產品甚至超過1000平方米/小時;數碼噴墨印花機與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前沿技術的結合,將服裝設計、生產與面料生產對接,改變了傳統服裝生產的冗長的流程,實現了服裝個性化定制。
舉例來說,山東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和機械科學研究總院聯合開發的筒子紗數字化自動染色成套技術與裝備,筒子紗由全自動機械手裝卸,筒子紗裝載車自動運送,染化料自動配料、化料和送料,染色、脫水、烘干和運輸完全由中央控制系統監控。該項目獲得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盡管國產印染設備水平明顯提高,但行業發展依舊面臨4方面的難題。一是受工藝流程、助劑、染料等因素的制約,國內高效、短流程印染設備發展緩慢,工藝路線長;二是印染機械行業的創新與研發投入總體偏低,大學和科研院所對印染機械基礎理論的研究少,特別是跨領域技術的研發項目少;三是印染機械產品發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中低端產品產能在不斷增長,技術含量不高,專用基礎件產品同質化情況較嚴重;四是一些印染機械產品的運行穩定性、耐久性不高,一次成功率偏低,造成能源浪費,加劇了環境污染。
因此,為規范行業秩序,實現國內印染設備行業的再次升級,環保、節能、數字化監控與智能化應當成為印染機械發展的重中之重。
具體來看,印染機械技術和產品的發展趨勢體現在以下方面:在發展連續式印染機械流程配置的同時,發展短流程設備與工藝同步發展(如濕短蒸設備);實現退煮漂設備、絲光機和連續軋染設備配備數控裝置,精確控制織物張力,對水電汽消耗進行精確監控;為水洗單元機加裝噴淋、振蕩、超聲波等部件,提高水洗效率;改進蒸箱封口、加強保溫以減少熱損失;更加注重軋車橡膠的質量,降低軋余率(博路威的微孔軋輥);提高熱風烘干的機效率,降低能耗;隨著張力可精確控制和針織物卷邊等問題的解決,針織物連續式練漂、水洗設備將替代部分間歇式設備;化纖長絲織物連續處理工藝的研究正在進行,連續式設備可能會取代部分間歇設備,用于化纖長絲織物大批量生產;圓網和平網印花機仍將是印花主流設備,未來將實現全數字化操作,對圖案進行實時監控,保證對花精度穩定;拉幅定形機配備數字化能耗監控系統,減少廢氣排放等方面的熱損失;濕處理設備將普遍配備廢水過濾回用、余熱回收裝置,定形機配備廢氣余熱回收和凈化處理設備,最大程度利用廢熱,降低生產能耗;間歇式印染設備將繼續發展低浴比技術,研究染色后水洗過程的低耗水技術;推廣染料與助劑的自動配送技術與產品,減少化學污染。
值得一提的是,數碼噴墨印花機是紡織機械行業的發展熱點,隨著個性化定制的紡織品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生活,數碼印花布產量逐年增加,數碼噴墨印花機的產量會較快增長;數碼噴印+圓(平)網聯合機會逐步走向市場。
此外,拉幅定形機的適用范圍從傳統機織物機構延伸到針織物、非織造布等多種類型織物,近幾年市場需求量大,預計未來3年仍將保持1200臺/年甚至更高的產量。
總體來講,制造質量、工藝適應性和成功率的提高始終是印染機械發展的目標,綠色環保是印染機械發展的主線。數控與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將有效提升傳統機械的能力,甚至完全改變運行與操作方式,而染化料與印染工藝的進步,將會決定印染工藝的未來,也可能會突然改變印染機械發展的方向。